一、是独立学会大纲内容
既然是自学,就应该藉此培养我们的自学能力。我是先看一次书,初步学会大致内容。看第二遍时做大纲内容,写在一本笔记本上,将来复习时就看笔记本,大概看个五六轮。考试前一二周看第三次书,为的是把一些角落里的小分题也能拿到手。做大纲内容时,尽可能独立完成(即在书上找出有关内容),有的题目有肯定困难程度,自己非常难剖析总结概括,可以参考同步训练册上的答案,再用我们的话写出来,如此可以提升自己自学能力,由于拥有自学能力是终身受益的。
二、是多做试题
我目前直接从网上下载试题,把近几年的试题全部打印出来,在复习大纲几轮后先做一次试题,熟知一下题型,看看自己能得多少分,也可以看源于己的大纲是不是包罗试题中的内容了,假如试题里的内容我们的大纲里基本上都能找到的话,说明大纲内容是非常详细了,考试就不需要怕了。到考试前两三天再把试题考一次,可以增强自信心。我感觉全国卷和浙江卷(正式考和补考)有的不一样,全国卷基本上都在大纲里出题,但浙江卷有时比较偏,所以最好不要补考。假如想考得快些,1月7月增考,最好不要考学分高的,不然困难程度更大。
三、是字根表法
字根表法是我创造用以弥补记性不好造成题目易混淆的遗憾的。这是一种浓缩记忆法。比方说说要想记住整本书里有关特征的题目,就把所有这种题目全部集中在一块,每一个题目写成几个字(一般是写每小点的头个字或最能说明问题的字),把这么多字按顺序排列好编成一首词,给它一个题目或一个中心思想(为了好记些)。我只用记住这首词,考试时遇到有关特征的题目就可以先背出这几个字,再依据这几个字默出几个句子来。要在大纲复习几轮后才写字根,背字根和看大纲同步进行,互相促进。不可以只背字根,不然即便写出字也默不出相应的那个句子来。这种办法用于文科可以,但理科就不适用了。